邮箱:385089762@qq.com
手机:15216687078
电话:152-1668-7078
地址:上海市奉贤区金聚路388号
发布时间:2025-02-28 13:58:44 人气:
中压电缆内衬层是位于缆芯(含填充物)与铠装层之间的非金属保护结构,其核心作用体现在机械防护、材料隔离、电场优化及工艺适配四方面:
一、机械防护与抗形变
缓冲铠装层对缆芯的物理损伤:铠装层(如钢带、钢丝)在电缆弯曲或受压时可能产生毛刺或锐边,内衬层(厚度通常0.4-0.6mm)作为柔性隔离层,可吸收机械应力,防止铠装直接摩擦绝缘层。例如,10kV三芯电缆的铜带屏蔽层外挤包PVC内衬层后,可有效避免钢带铠装对铜屏蔽的划伤风险。
提升电缆整体柔韧性:采用绕包式内衬层(如PVC带)时,其可随电缆弯曲形变,减少因刚性结构导致的绝缘层疲劳断裂,适用于动态敷设环境(如矿山移动设备电缆)。
二、金属隔离与防腐
阻隔异种金属接触:当中压电缆的屏蔽层(如铜带)与铠装层(如镀锌钢带)材质不同时,内衬层(如挤包PVC)可防止两者直接接触导致的电化学腐蚀。例如,铜与钢在潮湿环境中接触会加速铜的氧化,内衬层在此充当“牺牲隔离层”。
防腐介质选择:内衬材料需与电缆运行环境兼容,如化工区电缆可能采用无卤阻燃聚乙烯内衬层以抵抗酸碱腐蚀,而常规环境则使用成本更低的PVC。
三、电场优化与工艺适配
均化电场分布:内衬层与半导电屏蔽层配合,可平滑电场梯度,减少局部放电。例如,35kV电缆的半导电阻水层外挤包内衬层,可避免铠装不平整导致的电场畸变。
工艺成本平衡:中压电缆因屏蔽层存在,多采用挤包内衬层(厚度约1.0-2.0mm)以保证结构密实,而低压电缆则允许绕包内衬以降低成本。例如,YJV22-8.7/15kV电缆内衬层挤包厚度需≥0.8mm以满足机械强度要求,而YJV22-0.6/1kV可采用0.4mm绕包层。
四、材料与结构对比
特性 | 挤包内衬层(中压典型) | 绕包内衬层(低压常见) |
材料 | PVC/聚乙烯(可选无卤型) | PVC带、聚酯带 |
厚度(mm) | 0.8-2.0(按D=缆芯直径计算) | 0.4-0.6(固定值) |
工艺 | 成本高(需挤出机) | 低(绕包机即可) |
机械强度 | 优(连续无缝隙) | 良(存在搭接间隙) |
适用场景 | 异种金属接触、高机械应力环境 | 同种金属铠装、静态敷设环境 |
典型故障案例分析
某35kV变电站曾因电缆内衬层厚度不足(实测0.6mm,设计要求1.2mm),导致钢带铠装刺穿内衬并接触铜屏蔽,引发铜带氧化短路。后更换为挤包高密度聚乙烯内衬层(厚度1.5mm),运行5年无异常。这印证了内衬层在长期运行中对结构完整性的关键作用。
技术文献
产品知识